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4年第三号)-8846威尼斯

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4年第三号)-8846威尼斯

日期:2024-06-03 作者:管理员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字体:[] [] []

金安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次会议

 

5月29日上午,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七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卫东,副主任宣红兵、沈荟、周世武、李飚出席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世武主持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农村养老工作、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及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调研报告;听取审议区政府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情况报告2023年区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听取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书面履职评议人员满意度测评情况报告;审议通过《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更名的决定》。会议依法进行了人事任,并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胡卫东要求,一要准确把握预算法的重大意义,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二要加强政策引导和部门联动,切实提升我区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三要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基层执法,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稳妥有序;四要科学制定规划方案,积极探索公共体育运营模式,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五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六要常态化开展履职评议工作,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到会34人,因事请假2人,实际出席会议32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洪飞,副区长张运,区人民法院院长史新富,区人民检察院院长周莉,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方宏,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区人大代表及乡镇街人大(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人大常委会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同志等共33人列席会议。

 

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胡卫东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会议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预算法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权力制约等具有重要深远意义。我们不仅要学习宣传好预算法,更要贯彻落实好预算法,不断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对预算工作的监督。

会议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农村养老工作情况报告。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是金安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2号重点建议。发展和推进农村养老工作,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多渠道、多维度进行宣传。要明确工作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对养老机构进行集中综合整治。要加强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创新,在护理人员定向培养、技能培训及医养结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我区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水平。

会议听取审议了区政府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近年来,区自然资源局在耕地保护、要素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值得肯定,但形势依然严峻。区政府及区自然资源局要尽快出台乡级耕地保护考核办法,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要强化基层执法,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定期进行调度,加快耕地恢复,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稳妥有序。

会议听取审议区政府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情况报告5月19日“皋城·尚境”杯2024金安国际网球公开赛在南山圆满落幕。赛事的成功举办,正是近年来金安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但是,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金安体育发展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区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要立足实际,科学制定规划方案,积极探索公共体育运营模式,提高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会议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23年区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意义重大。区政府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会议听取了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书面履职评议人员满意度测评情况报告。本轮履职评议,程序规范严谨,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达到了提高监督实效的目的。今后,区人大常委会将常态化开展履职评议工作。

会议依法进行了人事任免。新任命的同志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履职讲担当,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珍惜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把本次任命作为新的起点,在新岗位上做出新成绩、新贡献。

谢谢大家!

 

金安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情况报告

民政局长  周先满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作金安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已逐步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根据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82.9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8万人,已备案养老机构74所,其中公建公营6所、公建民营21所、社会办47所,总床位7358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0%,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占比46.6%。

二、主要做法

1.养老机构设施有提升。一是“十四五”期间,我区累计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对14所公办和公建民营特困供养机构的辅助用房、护理型床位、生活设施配套、空调、消防器材等设施设备进行更新。2020年-2022年,总投资3800余万元,建设床位240张,分别新建了木厂镇敬老院和望城街道敬老院;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1650万元,总投入5330万元,建设六安市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康养中心,已于2023年12月底开工建设,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通过项目实施,供养机构环境明显改善、管理体制明显优化、老人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二是加大社会资本养老服务业的引进力度。通过引入,一大批高、中、低端的养老机构入驻金安,总投资约23亿元。如:万兴悠然居老年公寓、如龙颐养康养中心等满足了不同等次需求、全生命周期的社会资本养老机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2.老年助餐服务有成绩。根据安徽省《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扎实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统筹辖区人口密度、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规划布局。按“一乡(镇)一堂”、“一村一点”原则,2022年,全区共建成城市、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87个,其中农村55个;2023年建成53所城乡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其中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29个。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力争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3.特殊困难群体集中养护有经验。制定了《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和《特困群众社会化组织化养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遴选孙岗老年公寓、东桥潘店敬老院等6所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作为特困供养人员集中养护点。针对兜底脱贫,我们又分别改造了三十铺镇枣树回民小学和椿树镇朱庵小学为失能半失能困难群众集中养护点和失智人员集中养护点。目前,特困供养和兜底脱贫中的失能、半失能及失智集中养护人员达655人,有效确保了保障对象的集中养护基本需求。

4.医养结合有发展。统筹利用养老、医疗和医保各类资源,不断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区17所乡镇中心敬老院和2所社会办困难群众集中养护机构已完成内设医务室建设,3所民办养老机构建有老年护理院。全区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家。六安市中医院新建一所500张床位的养老护理楼已交付使用,有效推进了医疗加养老服务模式。全区所有养老机构均与辖区乡镇卫生院或村医务室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实现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

5.智慧养老建设有创新。2021年,投资近300万元,开展区级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构建了全面覆盖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方式的综合运营平台,实现了智慧养老安全综合监管“一网通”。同时对全区66所养老机构安装了电气安全预警、安防视频监控、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管道水压力、液位监测系统以及智慧养老数据系统,并对各养老机构加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养老服务过程公开化、服务监管可视化、政府补贴透明化、养老决策科学化的多层次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

6.对口合作有进展。通过长三角对口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和松江区民政局以及养老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推动金安康养资源(旅居)在松江区的推广和度假养老合作,努力将金安打造为松江康养旅居基地。推荐了金安区万兴悠然居老年公寓和安徽如龙颐养产业园为“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万兴悠然居老年公寓和安徽如龙颐养产业园已经省民政厅、商务厅、卫健委分别确定为第二批和第三批安徽省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

三、存在问题

1.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农村老年人虽然养老服务需求强烈,但受经济、地域等限制,居家养老、老年助餐服务等发展都相对缓慢。中高端养老机构集中在主城区周边,农村养老机构普遍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乡镇养老机构多数是在原校舍、村部基础上改造而成,硬件条件相对较差,配套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2.养老服务效益发挥有待提升。村级养老服务站虽然在有序推进,但受资金压力,缺少专职人员等因素影响,仍存在功能不全、服务能力不强等短板。另外,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质量不高,还存在改造流程不规范、实施配置不科学等问题。老年助餐服务作用发挥不强,部分老年食堂(助餐点)就餐人数少,可持续运营困难重重。

3.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受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养老从业人员就业积极性普遍不高。养老从业人员还存在数量少、年龄高、学历低、待遇少、流动大等特点,服务也仅限于简单的日常照料,距高质量、专业化的市场服务需求差距甚远。

4.资金筹措渠道受限。我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还以政府投入为主,目前只为城区特困、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老人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真正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提供低偿服务的老年人数量偏低,特别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短期内还难以系统性开展。以致养老服务行业形成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导致资金投入单一,数量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习惯和愿望,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形式是大多数人的现实选择。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老年助餐、法律援助等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家庭保健、上门助餐、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底数。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功能,配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吃、住、玩的固定设施和接送工具。最大限度地满足居家老人的洗衣、做饭、保洁、购物、护理、求医买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

2.推进机构养老设施建设,夯实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发挥农村养老机构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在保证特困老人需求的基础上,改造一批具备收养条件和规模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提高对社会老人的收养能力,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为留守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助餐等服务,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坚持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在列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动态保障机制,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充分调动社会投资者的热情,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同时,鼓励社会慈善力量对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捐赠,拓宽民间资本的投入渠道。

4.加大养老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我区中、高职院校、培训机构设置养老康复、护理、家政、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专业,增加专业人才供给。依托职业类院校、机构建设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鼓励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在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实习基地,开展技能培训。适时制定养老服务人才奖励扶持政策,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资福利待遇和社会认可度。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支持依托开放大学以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加强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

我区养老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创新工作方法多方争取支持,努力我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共同书写金安养老服务事业的新篇章不懈努力。

 

关于农村养老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社建工委副主任  桑世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4月17日-5月11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世武率队调研农村养老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先后赴浙江台州临海市、江苏无锡市学习考察,并在孙岗镇、东河口镇开展区内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安区常住人口82.93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8万人,19.1%。共有养老机构74家(不含未备案9家),其中,农村特困供养机构27所、社区康养中心3所、民办养老机构44所;入住老人约3338人,其中,集中特困供养(即“五保户”)788人、集中供养率为12.2%。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政府引导。相继出台金安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金安区低收入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和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总体思路,采取承包、委托、联合经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营。通过政府补贴、招商引资和供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目前,我区“9073”养老格局基本形成,即: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机构养老。

2.加强资金保障。“十四五”期间,投入约1000万元,对14所特困供养机构进行升级改造。投资3800余万元,新建木厂镇、望城街道敬老院。2023年,发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贴资金1243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1650万元,六安市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康养中心正在建设中

3.规范机构运营。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区民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全区养老机构开展等级评定。万兴悠然居老年公寓、安徽如龙颐养产业园相继被省民政厅等部门评定为“长三角康养基地”。

三、存在问题

1.宣传引导不够充分。一方面,“养儿防老”“父慈子孝”等传统观念影响,老人和子女对机构养老都有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我区养老事业起步较晚,宣传的力度、频度和维度都不够,群众对机构养老知之甚少,社会养老氛围不浓。

    2.养老机构资质较低。我区共备案养老机构74家,其中:一星级30家、二星级15家、三星级4家、四星级1家。总体资质较低,没有五星级机构,另有24家机构未达星级标准。具体来看,一是养老机构规模小、入住率低。我区养老机构平均入住人数45人,“小而散”特征明显,仅施桥镇就有各类养老机构16家。个别养老机构入住人数不足10人,如孙岗镇鑫鑫养老有限责任公司,仅入住8人。二是护理人员年龄大、专业化低。受工作强度、社会认可度、薪资待遇和运营成本等多重影响,绝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是50+的“半老人”,缺乏心肺复苏、压疮预防等专业知识,既影响了服务质量,又增加了事故风险。

3.部门联动不够顺畅。养老机构采取市场注册、消防验收、民政备案模式,准入门槛较低。机构间为争夺市场,肆意比价、恶性竞争。长期以来,养老工作以民政部门唱“独角戏”居多,部门间的深度交流、深入合作都不多,在行业监管、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医养结合等领域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4.医养结合亟待提升。横向来看。我区虽有19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卫生室,但均未配备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实际并未启用。截至目前,仅有万兴、银和、如龙3家民办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纵向来看。我区处于“养办医”低水平阶段,“医办养”“康养结合”等深度融合模式尚未涉及。

四、工作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民政部门要抓住农民工返乡等重要节点,以《低收入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和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实施方案》《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敬老爱老主题活动。卫健、财政、医保、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好本行业、本领域内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养老氛围,逐步消除意识壁垒。

2.开展集中整治。对照养老机构行业管理标准,民政部门牵头制定《养老机构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以规章制度、卫生环境、消防安全、护理资质等为重点,对全区养老机构开展一次集中整治行动,该关停的关停,该撤并的撤并,该整改的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严把养老机构质量关,对“进出口”实行动态管理。

3.加强部门联动。教育、人社部门牵头,出台或寻求政策支持,鼓励职业技术学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合作。卫健、民政部门牵头,组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进行深层次合作,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和业务培训,谋划医养结合新模式。人社、民政部门牵头,将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培训纳入再就业培训。人社、财政部门牵头,将持证养老护理员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助范围,按证件等级发放。

4.探索医养结合。建议卫健、民政部门牵头,医保、财政等部门参与,对部分使用率较低的乡镇卫生院病房进行适老化、适残化改造,试点探索“养老+卫生院”新模式。提升医养结合水平,优化分级诊疗效果,盘活基层卫生资源。积极探索争取长护险试点工作,发挥其撬动作用,推动我区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金安区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邬新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由我向会议作金安区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成果颇丰,耕地保护与要素保障实现双赢

始终不懈,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严的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要求,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2020-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统计,我区耕地总面积分别为115.30、116.11、116.30和116.74万亩,耕地总量已实现“三连增”。相较于“三区三线”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113.15万亩、97.6万亩,2023年我区分别超额完成3.59万亩和0.28万亩。

(一)2023年以来,我区“多措并举”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耕粮首考”平稳过关。通过“跟进式、分阶段”分析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耕地流量情况,在确保区委区政府耕粮“首考”顺利过关的前提下,坚持稳妥审慎,科学制定相关措施。在全市范围大面积推进耕地恢复整改施工的形势下,我区坚持实事求是、分类处置原则,并未布置开展大规模整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成为恢复整改全市“最少”和承诺种植历年“最少”的县区。2023年度报部版数据中耕地总量净增4237.8亩,耕地“进出平衡”净增332.1亩,顺利通过“首考”。

二是“指标入库”决战决胜。针对自然资源部36号文和2483号函提出的关于土地整治项目指标入库新流程、新要求,2023年初我区即围绕耕种出苗关键环节,制定倒排计划、督查计划并严格执行,强化全流程业务指导、现场督导,2023年至今共完成补充耕地项目入库4552亩(2023年入库位居全省各县区第一)、旱改水项目入库4982亩。全区占补平衡库存指标由负转正。

三是“永农调整”抓住机遇。我区紧抓永农核实处置窗口期,针对原永农范围内的非耕地,按照实事求是、应查尽查的原则,全面摸排,据实增加自提图斑,积极稳妥推进永农内非耕地的恢复、调整与补划。全区共计恢复整改图斑15.1亩,直接调出图斑1260亩(其中光伏能源118处578.92亩、农宅3处2.32亩、交通道路12条13.9亩、灌溉沟渠4条224.26亩、水利设施6处4.36亩、已报批建设用地14处108.39亩、省级开发区内永农调出5.38亩),预调出图斑3156亩,预调出待整改图斑5286亩(针对后两类图斑,具体使用政策正在出台),完成永农补划1.24万亩,现划定永农97.88万亩,超保护任务2784亩,优化了我区永久基本田布局,最大程度肃清了原永农范围内的各类历史遗留“非耕地”问题,既保障了2023年耕粮“首考”,也为今后永农保护储存了适量空间。

四是“专项监督”能销尽销。2023年6月,省纪委监委《关于印发<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的通知》下发后,我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安排编制工作专报,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梳理问题清单,科学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方案,督促整改,做到了组织部署“快”,问题排查“全”,制定措施“实”,问题整改“真”,针对上级反馈的54个问题,现已完成整改销号40个;未完成整改的14个问题,均存在一些客观限制因素,暂不具备销号条件。

(二)2023年以来,我区“一点两面”强化规划龙头保障。

规划过渡期间,我区以二级规划分区落图为“通道”,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以具体项目为“点”,实行点状落图,主动寻求重大紧急项目规划依据,拓宽规划保障路径。全区现已通过落图方式为农民建房、基础设施、水利、交通及淠史杭灌区等项目提供规划条件的共计200余个,面积2.6万亩。

以村庄规划和成片开发方案为“面”统筹区域内各类用地布局,平衡资源保护和建设发展,为各类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保障。一方面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将“三区三线”划定的耕地保护目标、永久基本农田足额带位置落实到村庄规划,重点保护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明确具备整治潜力的区域以及生态退耕、耕地补充区域;另一方面合理确定成片开发方案中征收开发片区的范围边界,明确片区规划定位,统筹产业布局,谋划设计配套,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截至目前,我区已编制完成164个村庄规划;获批成片开发方案18个,总面积5.6万亩。

(三)2023年以来,我区“多快好省”增进用地保障质效。

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方面:牢固树立“宁可组卷多花功夫,指标一亩不能浪费”的理念,采取“占一补一”的复合组卷模式,有效破解了用地指标结构性紧缺矛盾,2023年使用各类指标共计8402亩,保障了项目用地10102亩、同比增长30%,新增建设用地、建新区征收均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2024年共组卷68个批次和5个单独选址项目,总面积8296.46亩,其中耕地4255.10亩,现已获得批复23个批次和2个单独选址项目,总面积为3215.06亩,其中耕地1739.17亩。通过报批完善手续,全力销号“挂账”卫片图斑,“挂账”卫片仅剩3个。优化报批业务流程,实行“周四业务会”共同会商制度,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畅通了工作对接,加快了工作节奏。印发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的通知》,细化了“八个强化”措施,明确了责任分工,进一步强化了耕地保护和耕地管护责任,提升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了土地要素高效利用和精准配置。

农业结构调整“进出平衡”方面:完成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审批、备案工作,保障了2022年耕地卫片发现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耕地指标和全区20个设施农用地项目备案。通过“预留 预判”的方式,仅历时1个半月时间,完成东河口水库项目淹没区、安徽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工程706亩耕地进出平衡工作,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工。

二、任重道远,耕地保护矛盾依然存在

立足当前,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耕地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形势变化与实际情况的矛盾、后备资源与用地需求的矛盾、恢复任务与恢复意愿的矛盾。具体表现为:

一是保护政策变化新、耕地流出量大。2023年3月耕粮考核全面实施以来,首次将党委和政府同时作为考核对象,实行“党政同责”,严格落实“两个总量”“两个平衡”“一票否决”要求。随着“小占补”到“大占补”改革,各类占用耕地项目均需落实占补平衡制度,同时实行“以补定占”,即本年度的稳定耕地净增量是下一年度占用耕地规模的上限。各项政策要求趋于严格缜密。而现实情况是,近年来我区耕地和永农流出速度快、数量大。全区耕地总量实现“三连增”的同时,年均流出耕地约7700亩左右,通过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复垦新增大量耕地,弥补耕地缺口的同时,掩盖了耕地无序流失的问题。据统计,全区20212023年仅“非粮化”造成的耕地流失分别4225亩、2400亩8625亩,2022年和2023年永农流出面积分别为34585391亩。我区耕地保护考核及用地保障空间均不容乐观

二是耕地后备资源紧、用地需求量大。一方面经过多年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现存的后备资源多为理论值,实际可实施面积愈发减少,且因传统的补充耕地、增减挂拆旧项目已明确不可作为长期稳定耕地的来源,后备资源更加集中于历史占用耕地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现状地类多为坑塘、林地和园地,天然的客观因素及社会经济效益影响,此类图斑开发复垦难度大、成本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保障、产业振兴等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落户,用地需求不断增大。经统计,过去三年来,年均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约5500亩。建设需求与后备资源现状的矛盾日趋突出。

三是耕地恢复任务重,恢复积极性低。根据自然资源部 财政部《关于实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2023-2027年耕地恢复任务为1.09万亩/年,如若完不成,缺口部分按480元/亩/年向上级缴纳经济补偿费,直至补齐,任务巨大。而恢复意愿始终是难以跨越的根本问题,我区地处江淮分水岭,粮食种植效益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林果业或养殖业,部分农民、农业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愿将已具备规模的农业产业恢复为耕地,从前期开展的耕地恢复专项调查评价看出,我区群众或工商资本恢复意愿度不高的后备资源占总评价量的90%以上一边是重任,一边是民生,矛盾尖锐。

三、统筹谋划,耕地保护仍需综合施策

着眼长远,耕地保护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见招见效,切实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一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向下延伸考核体系。比照省对市、市对县区的耕地保护考核指标及“一票否决”要求,优化重构我区对乡镇、涉农街道的耕地保护考核指标体系,分解下达耕地保护任务,根据年度变更、季度日常变更成果数据,严肃考核、严格奖惩,落实乡镇、涉农街道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一票否决责任。

二要源头管控“非粮”问题,防范耕地数量失控失衡。进一步凝聚耕地“非粮化”问题管控合力,农业结构调整、国土绿化、设施农业、农村道路、农渠、机耕路等各类占用耕地的“非粮化”行为,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实施的同时落实“占补平衡”。要高度重视变更调查在自然资源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工具”属性、“预警”属性,提前预判、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各乡镇、街道、园区应继续深度参与调查工作,加强地类认定的联合审核,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整改恢复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有效减少年度内耕地流出。

三要强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范围,拓宽耕地来源渠道。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横幅标语、村广播等方式,全方位宣传耕地保护恢复相关政策,提升村民耕地保护和合法用地意识;镇村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交流沟通,了解群众诉求,打消农户顾虑,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耕地恢复工作,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要转变工作思路,将耕地恢复工作排在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首要位置,加大后备资源探索力度,拓宽耕地指标来源渠道,同时严防出现“简单化”“一刀切”。

四要严格规划管控,深化节约集约水平。坚持“不占少占”思路,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能用荒地的,坚决不用耕地,能用劣地的,坚决不用好地,能减少占用土地数量的,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进一步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推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工业低效用地摸排处置工作,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破解遗留问题,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今后,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贡献金安力量。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人大城建环资工委主任  方向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5月10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世武率队调研耕地保护工作。调研组先后赴孙岗镇、施桥镇6个村(组),通过现场察看和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区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情。现将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耕地保有量逐年递增。根据国土变更数据统计,2020年-2023年,我区耕地总面积分别为115.30万亩、116.11万亩、116.30万亩和116.74万亩,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顺利完成耕粮“首考”。2023年,我区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以下简称“永农”)分别为116.74万亩、97.88万亩,对照“三区三线”确定的目标任务,分别超额完成3.59万亩、0.28万亩。

二、主要做法

    1.工作推进,突出“快”字。“三区三线”永农核实处置窗口期,按照应查尽查原则,立即启动全面摸排、遗留问题肃清等工作,2024年4月15日,核实处置成果已经部级审核通过并下发启用。在2023年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历时一个半月,在全市率先完成指标生产、省市验收等工作。2024年“耕地补充”工作,上级政策尚未出台,区自然资源部门根据往年经验,已提前开展整治恢复等工作。

    2.政策落实,突出“严”字。2023年6月,省纪委监委对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开展专项监督,区自然资源局严格对照《监督方案》要求,科学分析研判,开展问题排查,制定整改措施,逐一盘点销号。在2023年度耕地不合理流出变更调查工作中,认真分析筛查,建立问题图斑台账,对违法违规用地实行清单化管理,督促各乡镇严格落实恢复整改,实现进出平衡。

    3.恢复整改,突出“实”字。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以客观实际为依据,采取“跟进式、阶段式”分析,主动开展历史耕地地类不符问题“纠错”工作,缓解了耕地流出压力。在耕地恢复补充工作中,坚持分类处置、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制定方案,尊重群众意愿,耕地恢复补充不搞“一刀切”,成为全市恢复整改、承诺种植“双最少”县区,耕地进出平衡净增335.85亩。

三、存在问题

    1.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一是永农流出数量大。2022年-2024年一季度,永农流出总面积9239亩,涉及面复杂,比如:基本农田“上山”问题,复耕成本高;山洼冲田抛荒问题,常常误调为林地。二是耕地恢复难度大。根据“以补定占”原则,我区2023年-2027年耕地恢复任务为1.09万亩/年,用地空间小、恢复难度大。

    2.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2021年-2023年,全区耕地“非粮化”总面积达15250亩。主观因素:主要是群众耕保意识淡薄。因地理条件制约、受经济利益驱使,耕地种植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业屡见不鲜。客观因素: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多。二是技术手段局限。抛荒及耕地“非粮化”隐蔽性高,动态巡察或卫星遥感很难及时发现。三是执法监管不到位。乡镇执法中队人员力量和执法权限都不足,对耕地抛荒现象和各种占用耕地行为很难真正管控。

    3.耕地考核压力巨大。我区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土地整治项目稳定资源少,农民对耕地恢复积极性不高,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均需占补平衡指标予以保障。加之,上级对各地耕地平衡监督考核采取“算大帐”“算总账”的方式,集中在年底进行,造成较大考核压力。

    4.经费兑现不够及时。财力因素制约,2021年以来,区财政对各乡镇土地整治协调费、包干经费兑付不及时且不足额,镇村对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

四、工作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镇村大会、扶贫走访、乡村振兴宣传等,以《耕地保护法》《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和频度。二要拓展宣传方式。除宣传车、宣传册、宣传条幅外,多采用微信、抖音 、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宣传效果。

2.压实基层责任。区自然资源部门尽快出台《乡级耕地保护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定期开展调度。以“大占补”改革和耕粮考核内容为重点,加大耕地补充、旱改水及增减挂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力度,加快耕地恢复进度,深挖耕地后备资源,强化用地选址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扭转考核工作集中在年底的被动局面。

    3.下放执法权限。结合本次机构改革,将更多自然资源类执法权限下放到乡镇,进一步完善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建立起“发现在日常、消化在日常”工作机制。区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发挥乡镇国土综合执法应有功能。

    4.强化资金保障。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想方设法扩大项目资金基本盘。二是及时足额兑付预算资金。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时、足额兑付各乡镇土地整治协调费、包干经费,确保项目正常推进

金安区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

区体育局局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年来,金安区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全区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健身氛围热烈浓厚。

一、金安区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金安区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和投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截至2023年12月,我区人均体育场地达3.64平方米,较上年度人均提升0.23平方米,排名位于全市第一,超过省市人均场地标准;全区体育场地数量2506处,较上年度增加5.69%,室外体育场地达2370个,全民健身路径462处、球类运动场地1757;全区健身步道建设点31处,建设总里程达110公里。截至2023年12月我区体育场地面积达305.17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合力构建全民健身资源布局,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金安区科学调研,收集诉求,对全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情况进行摸排梳理,围绕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开展体育设施场地选址及建设,不断提升场地设施布局的有效性和科学性。2023年,在全区22个乡镇街完成全民健身点场地设施的维修、改造、提升和补建任务104个,总投资346余万元;全区新建健身步道17.4公里,百姓健身房3处,已全部移交并开放使用。乡镇级“三个一”项目建设(即乡镇级室内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完成率达90%。建有体育公园2处(南山体育生态公园、南湖公园)。2024年规划建设乡镇游泳池(馆)2座、继续完善城区范围内百姓健身房配套建设。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全民健身红利,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二)创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建设运营水平。

一是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必要激励机制,通过学校场地“一场两门”开放在城区范围内目前已开放6所学校场地,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场地需求。2022年以来,在木厂、马头、淠东、张店、孙岗新建乡镇游泳池(馆)五座,双河、先生店两座乡镇游泳池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7月完工。其中淠东乡游泳馆为全市首个乡镇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于当年5月份正式挂牌。同时立足现有场地资源优势,暑期联合区教育局在金安区8个公益游泳培训中心举办防溺水培训18期,直接受益学生5000余人;2024年3月金安区荣获全省首个“泳安工程示范区”称号,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游泳场地设施建设培训金安区形成了贯通南北的防溺水阵地体系。二是充分挖潜利用现有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区建的6片社会足球场地,其中5片交由属地乡镇运营,1片通过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运营。已建成的淠东乡游泳馆于2022年进行社会化运营管理。

(三)坚持“以赛赋能”,不断激活体育场地设施活力。

多级联动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立足金安自然资源及南山安徽省小球训练基地场地资源等优势,加强精品赛事打造。2023年以来,相继开展了首届中国大众网球联赛金安站、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西环线(半程)马拉松、长三角网球发展联盟“红色之旅”、2024金安国际网球公开赛、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赛长三角(六安)站等一系列国际性、区域性赛事。用好群众身边体育场地,鼓励乡镇街、社区自主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升场地利用率。2023年以来,开展区级社区运动会一次,社区自行组织各类运动会20余场。极大地激发群众参与运动的热情,也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发展全民健身、培植体育文化氛围提供了契机。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场地布局现状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公共体育场地与设施规划面积不足、分布不均,特别是在主城区规划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受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在群众参与度较高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健身项目中,场地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建设所需场地有限,且数量不够、分布不均,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二)缺少区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体育经济已成为第三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型体育赛事,更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金安区暂无可以举行大型赛事的体育场馆,特别是综合性体育场馆,难以发挥体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和带动作用。

(三)场地维护管理职责不明。金安区各类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建成使用,但由于没有完善的管护配套机制,场地维护管理所需资金来源渠道不明确,导致管理维护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一些公共场所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破损,具有安全隐患。同时,游泳场馆、社会足球场在社会化运营上缺乏经验,社会资本参与场馆运营积极性不高,对政府依赖较大。

(四)场地资源统筹科学化不够。在金安区体育场馆设施中,企业、学校体育设施较为完善,但受安全、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只能局部、阶段性开放,资源利用率不高,赛事举办受限。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虽然《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用地、经费保障作出了规定,但仍缺乏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政策法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金安区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现存问题。

(一)优化场地布局,满足群众需求科学规划结合金安区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公共体育场地布局,特别是在主城区和新开发区域,增加体育场地的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先建设群众参与度较高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场地设施。提升覆盖率,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增加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的建设,确保体育设施的分布更加均匀,覆盖更多居民区。

(二)规划建设区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立项建设启动区级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创造条件。政策支持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体育场馆的快速建成。提升功能方面,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场馆的多功能性和现代化,确保其能满足多种类型赛事和活动的需求。

(三)明确场地维护管理职责,加强社会化运营完善体育设施维护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管理职责。资金保障方面,明确场地维护管理资金来源,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场馆运营收入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安全管理方面,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民安全使用。激励政策方面,统筹制定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减轻政府压力。管理经验方面,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社会化运营经验,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本地运营管理水平。

(四)开放合作,提高场地资源统筹利用效率加强与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合作,推动其体育设施的开放利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更多单位参与。协调机制方面,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制定实施细则和政策法规,确保《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规的有效落实。信息共享方面建立全区体育设施信息共享平台,便于各类体育资源的统筹和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以上措施,金安区将逐步解决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让更多市民享受健康生活的红利,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度金安区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国资委专职副主任  李陈冀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对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积极推动作用。根据会议安排,受区政府委托,现向会议报告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金融)国有资产。2023年度,我区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企业3家,分别是安徽金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六新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整合组建、六安市金安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资产总额673.54亿元,同比增长4.8%;负债总额310.42亿元,同比增长8.12%;所有者权益363.12亿元,同比增长2.12%;资产负债率46.09%,同比增长1.42个百分点;企业负责人年平均薪酬23.04万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2023年度,我区国有金融企业1家,为六安市金安融资担保公司,资产总额5.06亿元,同比增长11.38%;负债总额1.57亿元,同比增长36.1%;所有者权益3.49亿元,同比增长2.94%;资产负债率31.1%,同比增加5.65个百分点;企业负责人年平均薪酬35万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含公共基础设施资产)。

截至2023年底,纳入我区资产统计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175个,资产总额111.48亿元,较上年下降0.84%;负债总额37.27亿元,较上年下降0.67%;净资产总额74.21亿元,较上年下降0.92%。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72.8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65.3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38.6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4.68%。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一是土地资源。根据2023年度变更调查一上成果,全区土地总面积166855.03公顷(250.2825万亩),其中耕地77831.13公顷(116.75万亩),二是森林资源。根据2022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全区林地面积33007公顷(去除城镇范围内图斑),其中乔木林地21161公顷,竹林地2490公顷,灌木林地2106公顷,其他林地7250公顷。三是矿产资源。截止2023年底,全区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类3种,分别是凝灰岩、地热、矿泉水。四是水资源。全区总用水量4.68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91.14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5.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5.03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50.7%,均完成了年度考核控制目标值。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94,重要水功能区年度水质达标率100%。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持续强化区属国有资产管理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组织上配备国资委专职副主任,明确设立副科级区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中心,负责健全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全流程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区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向符合条件的区内注册中小企业发放应急周转资金,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坚持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稳中有进

派驻企纪检监察专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组建区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党委,把党的领导贯穿国有企业监管全过程。2023年区属国有企业牢记使命,攻坚可难,坚定不移抓转型、促发展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金投集团、六新集团和担保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均为优秀等次;金安粮食购销公司全年粮油收购量76957吨,实现总收入10428万元

2、深化国企改革,改革成果得到提升

持续推动国有资产、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专业化整合。2023年通过无偿划转、公开竞拍等的方式,将瑞梦花园、金望花园、丽景苑等小区存量房产,皖西大裂谷地热资源采矿权,g40森林长廊、合武森林长廊林权充实到金投集团,壮大企业资产规模。谋划推动金安经济开发区平台公司整合,组建安徽六新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成功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认定,全区aa级企业增至3家。区平台公司先后谋划综合新能源、建筑、物业、热力供热、光储充、保险代理等实体经营项目已落地见效2023年两个主要平台公司实体经营收入达2.31亿元,公司收益较上年有明显增加。

3、推进合规管理,企业治理规范有序

开展区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提升行动,持续夯实组织基础,落实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和国资、纪检、审计等部门的管理职责,筑牢以企业业务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为主体的“三道防线”。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区属国企合规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努力打造“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国企。

4、发挥国企担当,支持我区经济发展

2023年区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支撑和保障作用,为我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区两平台公司通过融资筹措、预算安排等渠道共归集资金近40亿元,保障全区重点项目支出二是充分发挥基金招商作用截止2023年度金安创投设立并管理基金3支,基金总规模超51亿元;与市场化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基金9支,基金总规模3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22亿元杠杆率达3.06倍通过基金投资落地项目共7个,总投资132.08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25.14亿元,杠杆率达19.03倍三是区担保公司共为786户中小微企业完成融资担保17.36亿元,其中政银担业务占比95%,业务收费标准均控制在年化0.9%以内,有效解决小微和“三农”企业融资困难。

5、加强人才引进,助力国企健康发展

根据区属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和产业投资的需要,完善企业岗位选聘制度,出台金安区国有平台公司组织架构、机构设置、用人员额、体制机制的规定》,加快企业人才引进2023年区属平台公司通过社会化招聘,引进各类型人才共计16人。截止年底区属国有企业共有注册会计师3人,法律职业资格a证3人,一级建造师1人,基金从业资格4人,仓储保管和农产品食品检验技师2人;各类高、中、初级职称共44人。企业通过考核激励、培训赋能、任务感召,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内生动力,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效协作的团队队伍,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支撑。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推进公务仓建设,实现资产共享共用

区财政局联合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研究制定我区公物仓管理制度,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区政府公物仓,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的可调剂资产开展统一管理、调配,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物仓”管理模式。截止2023年底,公物仓入仓资产合计300件,资产原值合计1969.71万元,已办理资产调用4笔,合计147件,资产原值115.54万元。

2、开展出租房产排查,完善资产使用制度

区财政局开展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使用情况排查,经统计,2023年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已出租房产共71处,面积26515.6㎡,其中未申报批准的58处,资产收益未交非税的34处,涉及金额234.24万元。针对以上不规范行为和相关单位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并限期进行了整改。出台了《金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六安市金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实施细则》。切实提高资产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3、严格资产配置处置,提高资产管理效能

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处置管理。一是严格资产配置标准,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进一步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严格资产处置程序,认真落实处置报批,资产评估和公开处置的相关规定。2023年全区配置固定资产51590.49万元,处置资产1032.45万元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

1、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全区有序开展17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68个村庄规划。完成南山新区片区、城北片区、新城片区等12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获批10个片区的成片开发方案,总面积达2643公顷。

2、持续规范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全区20条河流干渠、六安市淠河水利风景区、燕山省级森林公园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划定登记单元,开展地籍调查,明确范围、面积等自然状况,明晰所有权主体及权利内容等权属状况,并建立数据库,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零”突破。

3、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全年土地出让供应30宗,面积2080亩,出让金36424万元。划拨供应51宗,面积7717.70亩。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22宗,面积1177亩,占新增工业用地面积的98%。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961.01亩、闲置土地144亩,已盘活工业低效用地7宗529.5亩,城镇低效用地5宗255亩,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增存挂钩换取用地指标700.1473亩。

4、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审批和备案工作,全年耕地转出395.6亩,耕地转进764.1亩。落实占补平衡挂钩的建设用地项目共计31个批次,涉及耕地指标811亩,水田指标693亩。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全区适当多补划1042亩永久基本农田,有效保障了2023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

5、扎实推进实施土地整治全年实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7407亩。2023年全区增减挂拆旧区总规模4330亩,4075亩补充耕地项目和3056亩旱改水项目已备案入库,入库合计面积居全省第二。

6、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2023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5109亩,封山育林32000.9亩,退化林修复12091亩,森林抚育14890亩,任务完成率均为100%。创建8个省级森林村庄,完成林荫工程整乡镇推进41.5公里,打造陡涧河堤道路绿化水杉栽植样板路段8.2公里,实施六舒路(南山段)绿化提升工程。

7、强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完善取水户档案资料及动态更新并通过省厅验收。全区开展范围公共管网万方以上用水户排查和并下达计划用水。全年征收水资源费100.4万元,开展第五批节水型载体建设和第二批载体复核工作,创建金安区淠河管理段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并获省级称号。持续推进用水权水市场改革,2023年促成安徽南羽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与安徽雪之暖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等4笔水权交易,累计交易水量88.408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6.6224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国企发展面临挑战。近年平台公司进入债务还本付息高峰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民生事业的深入推进,各项工程投入需求不断增加,加之金融政策不断收紧资金极度短缺,区平台公司偿债压力较大,区内可利用资产资源有限,企业负重前行,困难重重,任务艰巨。

2、转型发展效果不佳。区平台公司先后谋划综合新能源、建筑、物业、热力供热、光储充、保险代理等实体经营项目虽然已经落地见效但主要依靠合作方经营,收益较慢,还不能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支持点。金粮公司业务比较单一,主要是政策性粮油收储,对市场化经营缺乏分析研判和谋划企业经营总体效益不佳。

3、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国资方面,我区虽然已出台了《六安市金安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清单》监管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仍然存在,以管资本为主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不到位。企业方面,董事会建设不完善,董事会与经理层界限划分不明确,企业治理结构、治理能力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国企改革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资产账实不符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扎实,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两张皮,财务入账和资产登记时间不一致,资产处置和财务销账时间不一致,造成账账、账实不符现象依然存在。

2、资产历史遗留问题很难解决。部分单位因资产长期不清查盘点,待处置资产长期积压不处理,资产管理新人不理旧事等原因,造成后期资产拆迁或遗失后,找不到相关证明,无法按规定处理,资产已不存在却长期挂账。

3、资产管理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我区虽已出台资产配置、处置等相关制度,但部分单位仍缺乏资产管理主体意识,违规配置、使用、处置资产时有发生,资产收入上缴不及时或截留现象依然存在。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

一是补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区耕地恢复任务量大,恢复难度高,耕地后备资源日益紧缺,可供恢复的潜力地块多是恢复难度大、恢复成本高。

二是土地整治资源愈发减少。由于“三调”林地图斑不允许复垦,占补平衡项目(补充耕地、旱改水)新增立项报备程序,增减挂拆旧成本越来越高,土地整治难度逐年增大。

三是基层土地监管力度不强。乡镇(街)源头预防不够及时违法用地问题依然存在,“早发现、早制止”的执法巡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林业产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缺少平衡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有力举措。涉嫌非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

1、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强化区属国有企业党建设,落实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目标、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2、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进提升区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全面建立职责分工明晰、机制运行顺畅、合规意识牢固、风险防控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为我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加大支持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力度,包括引导和支持平台公司开展投融资、实体经营等工作,将区域内优质经营性资产以及相关特许经营权交由辖区内投融资平台经营助力企业增加经营收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进一步履行好国企出资人职责。进一步理清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的职责边界,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激发企业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区属企业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提升董事会决策水平,加强外部董事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区属国有企业考核和激励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标准和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国有企业有效健康发展。

(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方面

1、推进资产财务互联,夯实资产管理基础。推进预算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云平台对接,实现资产账和财务账规范核算与衔接一致,实现资产、财务等财政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确保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2、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强化资产监督合力。加强资产管理与审计、监察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放大监督效应提升各行政事业单位主体意识,更好地推进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促进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规范运行

3、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基层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资管人员专业素质,深化对资产管理体系的理解。进一步规范资产新增、核算入账、登记管理、权属管理、清查盘点、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报表统计等日常基础性工作。

(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

1、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保障作用。积极推进各类规划和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加快规划成果报批审查,落实管控要求,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规划保障。

2、持续提升土地集约节约水平。落实《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相关要求,继续加大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充分考虑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3、严格落实耕地资源保护责任。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摸排找回、年度计划编制,稳妥有序推进7500亩耕地恢复等工作。有序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改工作,严守113.15万亩耕地保有量和9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

4、抓严执法监管加大巡查力度。加大土地、矿产和林业执法巡查力度,继续发挥“人防 技防 机防”的执法动态巡查机制作用。以自然资源智能监管平台作为重要抓手,加大重点区域监管力度,让科技控违的“金安经验”发挥更好更强更大的作用。

5、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科学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合理规划林地保护利用结构和布局。做好生态公益林管护,完善公益林区划落界成果。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落实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覆盖,确保监测率达95%以上,力争将我区林业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93‰,成灾面积控制在0.23万亩以下。加快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特色林业产业、森林康养等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6、全面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科学配置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坚决守牢“三条红线”,强化用水需求管理和用水过程管理,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4年5月29日六安市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和机构改革工作需要,六安市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就区人大委会关于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更名的决定(草案)作如下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和《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办公室、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六安市金安区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金办〔202429号)有关精神,人大常委会将在本次常委会会议上依法将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更名为法制工作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将财政经济工作委(预算作委员会)更名为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人事代选举工作委员会更名为代表工作委员会

 

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李守成辞去

金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职务请求的决定

2024年5月29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因工作岗位变动,李守成提出辞去金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接受李守成辞去金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职务的请求,并报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胡琦辞去

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

2024年5月29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因到退休年龄,胡琦提出辞去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员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接受胡琦辞去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并报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聂道平辞去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

2024年5月29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因个人原因,聂道平提出辞去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员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接受聂道平辞去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并报金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金安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任免人员名单

2024年5月29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决定任命:

 飞为金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金凤为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伟为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赵玉明为金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决定免去:

    方  正的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职务;

    韩怀国的金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

    郭  伟的金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职务。

 

金安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免人员名单

2024年5月29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任命:

陈宜安为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郑尚敏为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也为金安区人大常委会中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斐为金安区人大常委会望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杨为金安区人大常委会清水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免去:

 琦的金安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

    洪  娟的金安区人大常委会中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职务;

    林  染的金安区人大常委会望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职务;

陈檄邦的金安区人大常委会清水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职务。

 

金安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免职人员名单

2024年5月29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免去:

    张  杨的金安区监察委员会委员职务。

 

   

——2024年5月29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张金凤

 

尊敬的胡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我被提名为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人选。我1997年进入霍山职高担任教师、办公室文员,先后在霍山县合作办、霍山县金融办、金安区金融办、金安区金融服务中心、金安区政府办、金安区长三角一体化交流合作中心工作。

区政府办公室是区政府的核心机构和要害部门,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联系各方的枢纽位置,承担着决策参谋、督办检查、办文办会、后勤保障等多项职能,是区政府赖以指挥全局、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综合部门。

提名为政府办主任,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认同和肯定,更是一份希望和重托,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和考验。人大常委会若能通过我的职务任命,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勤勉的作风,尽快融入工作角色,以良好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回报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厚爱与期望。在此,我作以下四个方面的表态:

一是忠诚履职,筑牢政治之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公厅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办公室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二是深学细悟,提升业务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将继续把学习作为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的首要任务,全面系统学习掌握政府办工作职责,向同事求知、向领导求教,在学习中增加知识、增添智慧、增长才干。聚焦“办文零差错、办会零失误、办事零缺陷”目标,持续精文简会,“闭环”处理上级来文,科学办发本级文件,切实做到急文急办、急件急送,持续提高文件运转效能;认真谋划、精心筹备区政府各项会议,推动办会工作提质增效。同时持续强化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提升办内综合文字、信息处理、督查督办、政务公开、值班值守、参谋辅政等各方面工作水平。

三是担当作为,创优服务质量。围绕办公室“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三服务”职能定位,深刻领悟办公室工作的“服务”本质,强化服务意识,从细节着眼发现问题,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从具体措施入手解决问题,做到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服务,紧贴日常工作超前服务,瞄准决策部署高效服务,将所有服务事项往细处想、向深处推、朝实处做,全力保障区政府日常事务良好运转。密切与区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等兄弟部门的沟通联系,用好用活“周一读书分享会”“‘政’知灼见”等办内交流学习平台,聚焦发展需要,常态化组织开展课题调研活动,充实“智囊团”和“思想库”,打造一支“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答、遇事能办”的“四能”干部队伍。

四是严以律己,锤炼优良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切实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依法依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好领导干部的“领头雁”作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将办公室建设成为开拓创新、高效廉洁、人民满意的部门,以优良的业绩为现代化幸福金安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2024年5月29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赵玉明

 

尊敬的胡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报告人赵玉明,男,汉族,金安区城北镇人、1970年8月出生,1992年7月入党。1988年9月至2012年3月在原城北乡东城村工作,历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村主任、村党支书记、总支书记,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任城北乡副乡长、乡党委副书记,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任中店乡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工作,2016年11月至2022年6月任横塘岗乡乡长、乡党委书记,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任金安区马头镇党委书记,2024年4月至今任六安市金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人选。

很荣幸能被组织提名为金安区住建局局长人选,倍感荣幸,深感压力。住建局作为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推动城乡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重要任务。一是关系着经济发展。我区建筑业产值总体量大,约占全区gdp的10%左右,建筑业产值增长情况直接影响全区经济总量及排名情况,属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区内在建项目解决大批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全区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作用明显、产值保持和进位难度大。我们必须穷尽办法保经济增长。二是关系着民生福祉。住建领域涉及农民工工资保障、房屋质量安全、危房改造、拆迁认证、村镇建设规划等工作,这些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丝毫不能松懈。受建筑业市场影响,农民工工资、房屋质量安全等问题近年来数量激增,调处难度大、矛盾凸显。我们必须以更加细致、务实、尽职的作风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三是关系着安全稳定。在建工地建设,建筑、建材、燃气企业的安全生产,群租房、自建房安全管理,燃气安全使用,建筑消防审验,大跨度结构安全等内容关系着区域、行业的安全稳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压力时刻存在、逐年增加。这既是住建的职责要求,更是我们的初心使命,我们必须尽心尽力做细、做实、做到位,守行业领域安全之责。

如果本次区人大常务会能够通过我的任命,我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牢记使命、履职尽责、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为推动金安区住建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金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结合“书香机关”和“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契机,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和住建领域政策法规学习,进一步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尽快了解掌握住建法律法规,做到项目管理有依据、现场检查有规定、指导工作有重点,逐渐成为住建领域的行家里手。二是坚持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实。将工作作风作为抓工作落实的具体举措,带头真抓实干,带动身边同事,推动全局工作作风转变。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底”,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抓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住建领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强化党风建设,保持清正廉洁。充分认清,当前廉政建设的形势,带头做起。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自我要求,利用各类会议、谈心谈话契机给身边同事扯袖提醒。积极对接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定期组织廉政教育,时刻绷紧廉洁弦,在全局上下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将廉洁自律作为全局底线红线工作,专项部署落实。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主任、委员,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24年5月29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这次组织上提名我为中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人选,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如能通过任命,在新的岗位上我将兢兢业业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领导的期望,努力做到

一、勤奋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本人2011年参加工作,历经乡镇党政办,2015年遴选至县区政府办可以说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这次组织安排我到人大工作,对我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是一场考验和挑战我将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在人大履职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加强人大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学习人大工作的重要法律法规,补齐能力短板,转换思维进入角色融入工作。

二、担当作为依法履职尽责始终牢记本职,积极主动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部署,将人大的工作与街道中心工作相结合。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同相关人大代表沟通联系,努力发挥人大代表在文明创建、为民办实事、民生项目建设等工作中的参政议政作用,解民情,听民意,收民智,关民生,依法履行好人大工委主任的职责,做好人大各项工作。

三、筑牢底线,严格廉洁自律。我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努力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做到入脑入心、常悟常进。始终牢记使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积极维护街道班子的团结,正确处理好同之间的关系,弘扬正气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树立一名人大干部良好形象。

敬请各位领导、各位委员监督和指导。发言完毕。

 

                                                                                                    供

——2024年5月29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尊敬的胡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叫余斐,1987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12月进入金安区人民检察院政研室工作,2011年4月在金安区委办公室工作,2015年4月任共青团金安区委副书记,2017年8月任金安区委第三巡察组副组长,2019年4月任金安区委巡察办副主任,2022年5月任望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组组长。

今天,感谢组织信任,提名我为望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人选,我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在此,我郑重表态:如能在本次会上通过任命,我将继续增强本领、恪尽职守,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我将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润化心灵、指导实践,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贯彻中央、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忠诚。

二是恪尽职守解民忧。我将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尽快进入新“角色”,握紧“接力棒”、跑出“加速度”。

三是廉洁自律作表率。我将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人民,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做到道德底线不逾越,法律底线不触碰。坚持以身作则,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对照党章党纪党规,不断净化思想,校正行为,慎独慎微,始终保持为民清廉的政治本色。

最后,如果本次会议未能通过对我的任命,我将正确对待,深刻反思,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不断提升能力,随时准备接受组织和人民的再次考验!


                                                                                                    供

——2024年5月29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尊敬的胡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大家好 我叫谢杨1988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20126月参加工作,2009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木厂镇、孙岗镇工作。

根据组织安排,提名我为清水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人选,面对新岗位、新要求、新使命,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我诚恳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对我任职的审议,如区人大常委会能够通过我的任职审议,我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始终忠诚履职,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作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工作能力的首要任务,锲而不舍,探求新知,掌握本领,永不停步。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升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工作的能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区和区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在辖区内的遵守和执行。尽快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担当起人民赋予的重任。特别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将理论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工作细节上,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履行岗位职责。我将牢记职责使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我长期在乡镇工作,深知乡镇工作和街道工作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上都有很大不同,在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准则,一方面,快速熟悉情况,理清思路,立足街道发展、百姓利益,增强实干意识,突出实干作风,体现实干效果强化责任意识,不推责、不怕担责,对安排的工作不折不扣尽心尽力抓好落实。另一方面,我将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气神,勤勉敬业,勇于担当,团结好代表,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圆满地完成区委、区人大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我将学好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坚决拥护和认真执行区委的各项决议、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监督,积极深入到社区企业听群众的声音,反映群众实情、做群众的代言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中心任务是否圆满完成、基层群众是否受益作为检验工作绩效的标准,切实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扑下身,沉下心,真正接地气,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虑、所想。采纳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切实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廉洁勤政。在工作中,我将严格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原则,严格按照纪律与规范行事,躬身践行尽职尽责,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作风上,我将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对照反面教材和反面典型,吸取教训,要懂得敬畏法律、敬畏权力、敬畏人民,不断提升自身履职尽责、服务群众、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真心实意想干事、学习创新会干事、求真务实干成事、廉洁自律不出事”的工作理念。 在生活上,我将带头认真执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做到廉洁自律。同时又认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以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回报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如果这次会议不能通过我的任命,我会认真反省、绝不气馁,更加勤奋工作,发挥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作用。

谢谢!

 

 

一、出席人员(共32人)

 任:胡卫东

副主任:宣红兵    荟(女)  周世武      

 员:姓氏笔划为序

王世斌

韦文海

方向阳

邓德军

 

刘振忠

 茜(女)

 

 茜(女)

张文全

张迎年(女)

张纯寿

张宗明

陈孝干

陈宜安

邵有常

林国彬

郑显俊

郑尚敏

 莉(女)

徐国辉

 

高文清

桑世武

蒋源汇

鲍远志

满少华

 

 

 

二、请假人员:(2人)

 员:    聂道平         

三、列席人员(共33人)

 

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史新富

人民法院院长

 莉(女)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张金凤(女)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周先满

区民政局局长

邬新星(女)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赵玉明

区住建局局长

 欣(女)

区体育局局长

 堃(女)

区医保局局长

符连波

区委卫健工委副书记、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李陈冀

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国资委专职副主任

杨化俊

毛坦厂镇人大主席

 

施桥镇人大主席

 

双河镇人大主席

 杨(女)

清水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斐(女)

望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中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红(女)

东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朱然秀(女)

三里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徐晓娜(女)

区人大代表

黄成兰(女)

区人大代表

陈绪芬(女)

区人大代表

魏刘刘(女)

区人大代表

 

区人大代表

 静(女)

区人大代表

孙玲玲(女)

区人大代表

 

区人大法制工委副主任

孙亚男(女)

区人大代表联络办主任

高君洁(女)

区人大办公室副主任

 

区人大办公室副主任

 蓓(女)

区人大办公室工会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