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0年第六号)-8846威尼斯

金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0年第六号)-8846威尼斯

日期:2022-02-14 作者:管理员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字体:[] [] []

金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

 

近日,金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会期半天,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坦军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士银,副主任马德云、沈荟、汪峰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情况的报告、区政府关于2020年度预算调整情况的报告和区政府2021年预算草案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到会32人,因病因事请假6人,实际出席会议26人。区政府副区长高宗保,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方宏,区法院、区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府办、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区人大代表以及区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办事机构负责同志共15人列席了会议。

 

 

 

 

 

 

 

 

 

 

2019年度金安区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任  管领中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金发〔2020〕14号)精神,区政府组织区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形成区本级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2019年度,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企业3家,资产总额271.95亿元,同比增长11.89%;负债总额131.8亿元,同比增加12.24%;所有者权益140.15亿元,同比增长11.56%;总体资产负债率48.46%,同比增加0.15个百分点;企业负责人年平均薪酬13.74万元。(具体见附件1:2019年金安区国有企业资产基本情况表)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2019年度,纳入国有金融资产统计范围企业1家,资产总额4.18亿元,同比下降2.58%;负债总额0.82亿元,同比下降16.18%;所有者权益  3.36亿元,同比增长1.45%;总体资产负债率19.68%,较上年下降3.19个百分点;企业负责人年平均薪酬35万元。(具体见附件1:2019年金安区国有企业资产基本情况表)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含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截至2019年底,纳入我区资产统计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212个,资产总额72.32亿元,较上年增长34.83%;负债总额23.40亿元,较上年减少6.15%;净资产总额48.92亿元,较上年增长70.42%。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5.0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4.69%;事业单位国有资产47.23亿元,占资产总额65.31%。(具体详见附件2:2019年金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表)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2019年,全区土地总面积166855.0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1752.36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783.07公顷,工矿用地2593.68公顷,住宅用地12180.83公顷;全区森林面积42758公顷,森林覆盖率35.6%,森林蓄积量248.8650万立方米,湿地面积3985.57公顷;全区年均水资源量为7.98亿立方米;全区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3种,分别是粘土、地热、矿泉水;砂场共13个,每年限采河道砂石582万吨,价值5.82亿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2019年,是金安区政府深化国有资产改革,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关系的一年,也是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严控各类风险确保平稳运行的一年。这一年,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决策部署,积极提升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行效率,较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一)纵深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积极发挥经营性资产综合效益。将全区经营性资产、股权分批次移交区属国有企业经营,实现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运营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健康有序,发挥国有资产的资本作用,助力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做好国有资产移交工作。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构筑物、设施设备、股权等各类资产进行分类汇总,并经甄别、筛选,共梳理出经营性房产、股权等资产全面移交至区城投公司,其中经营性资产面积为8.33万m2。金开区移交区新城公司经营性资产面积2.4万m2,土地2231.35亩。出台《金安区公租房管理办法》,将全区1054套公租房委托乡镇管理,实现收支两条线,提高区城投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二是督促国有企业强化管理。制订平台公司转型方案,按照“多块牌子运营、一套人马管理”的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简化治理层的人员配置,修订了公司章程,确立了党组织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机制体制,制订了“一套班子集体决策、各家公司分头落实”的议事决策规则,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支委会、总经理办公会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施行重大事项支委会议前置机制。建立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与区城投公司、新城公司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通过目标责任与薪酬绩效紧密挂钩,激发国有资产管理内生动力,严肃国有资产经营纪律,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履行出资人职责,主持召开区城投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召开区城投公司、新城公司联席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各项工作。三是强化国有资产作用发挥。区城投公司、新城公司利用资源、资产优势,累计归集资金69.18亿元,重点投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础教育、道路交通、医疗健康、水利设施、园区建设等领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区各项事业发展。与此同时,通过设立基金、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我区明天氢能、智奇工业、天地精华、安徽维麦重工等12家重点企业和园区招商引资企业建设与发展;通过直接担保、反担保等方式为九棵松等企业增信,提高其融资能力,利用丰富的资本市场资源,牵头开展银企对接会,为我区中小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四是指导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围绕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工作,指导区城投公司主动寻找优质实体经营项目,策划建筑设计企业、供水和污水处理、粮油供销公司、蓝天测绘公司等5个股权收购类项目,稳步推进加油站、石料开采与销售、合资经营建筑类企业、停车场经营与管理、热力供应等5个实体经营性项目。目前,合作经营加油站项目已与合作方商谈好合作方案,待政府会议研究通过;石料开采加工厂前期勘探已近尾声,采矿许可证已在省厅排队办理;签订参股华章公司经营协议书,停车场收费经营权已确权完成;蓝天测绘公司住所地已变更完毕,正组织移交前的审计;区新城公司会同市产投公司、裕安区城投公司、市政热力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六安新城市政热力有限公司,并获得金开区集中供热的特许经营权。另外,结合区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提出了六安城乡建筑设计院的转制思路,通过公开招聘,选拔13名员工充实到区城投公司、新城公司队伍之中,为公司转型发展储备人才。五是加强国有企业风险管控。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完善制度,制订、修订和完善公文处理、费用审批与报销、决策议事规则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制度,优化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强化内部各岗位相互制衡,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行为;在项目投资与融资、资产运营与管理、资金使用和调度等方面,落实“三重一大”报告和民主集中决策制度;委派中介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审计、跟踪审计和专项债券审计等,实现在纠偏纠错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制订债权催收计划,清理各乡镇、区直部门和民营企业向区城投公司的借款。

(二)加强金融资产风险管理,提升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能力。重点在强化金融风险管控的基础上,发挥财政资金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一是精准识别防风险。在众多需要扶持的中小微企业中,重点筛选资产负债率较低、资信良好、信用评级b级以上和公司产品成长性较好的作为担保对象,为其融资提供增信,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19年,金安担保公司共为150户小微企业、“三农”完成融资担保9.39亿元,其中通过“4321”政银担模式为91户小微企业担保贷款5.57亿元,通过“税融通”业务为23户纳税信用b级以上小微企业担保贷款1.41亿元。二积极争取贷款优惠政策。协助小微企业获得工行、农行、中行、建行贷款优惠政策,为40户小微企业获得利率上浮不超过10%优惠担保贷款2亿元。三是积极支持招商企业。全年为祥安热能、天地精华、泓济环保、酷豆丁、华景建设、煜晟电子、维麦重工、鼎峰生态、俊杰建设、外国语学校、龙兴、皖西大裂谷、诚宇新材料、安健天窗等14家企业担保贷款2.5亿元。四是积极追偿化解风险。2019年,公司解除担保责任7.41亿元,期末代偿余额2.08亿元,当年清收债务0.45亿元。五是积极加强财务监管。实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国有资产占有及变动情况,摸清家底,明晰产权;落实金融企业重要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报告重大事项;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和地方国有金融企业收入分配关系。

(三)全面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行政事业性资产有序有效。重点从制度建设、过程监管、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管理,努力发挥国有资产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在原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金安区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的资产进行排查,发现了闲置校园校舍在移交、登记、维护、处置、收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明确了整改单位和整改措施。出台了《金安区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为进一步盘活全区教育资源存量,加强对中小学闲置校舍的综合使用和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过程监管。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监管,严格审核资产配置申请,严禁超标准配置资产;按照规定权限履行国有资产处置事项报批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和竞争择优的原则处置资产,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评估、拍卖,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资产收益全额上缴财政,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和规范。三是实现智能管理。完善全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资产月报制度,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统一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精准性、安全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四)切实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确保“两山”理论落地见实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行”的理念,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各项改革工作,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启动资产确权工作,组织编制资产确权登记工作方案,拟从2020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完成全区重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严格按照供地目录做好用地保障。2019年共成交地块154宗,总面积8740亩,其中出让地块面积6279亩(工业用地面积3528亩;商服商住用地面积1932亩;其他用地面积819亩),划拨地块面积2461亩。二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建立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地块台帐和基本农田保护图,全部“上图入库、落地到户”,落实耕地保护、供地政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制度,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和矿业权调整,矿山企业数量大幅压缩,从40余家压缩到10余家。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机制,施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行为,补办农村饮用水项目和辖区电站相关手续,开展长江流域取水工程核查登记专项行动,申领取水许可证的取水工程达65个,2019年金安区征收水资源费52万余元。三是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十四五”期间,依托合六经济发展轴和乡村振兴发展轴“两条轴线”,将我区国土空间规划为七大片区即中心城区、生态旅游发展区、中部特色经济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空港经济示范区。四是切实严控“三条红线”。强化生态保护红线规模12619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规模69368公顷和城镇开发边界规模40251公顷。五是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资产。完成上级下达批而未供土地面积1382亩,处置闲置土地385.37亩;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完成增减挂钩土地5214亩,补充耕地3047亩。保护森林资源,实际完成人工造林6012.4亩,积极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创建工作,房前屋后绿化折合面积(四旁)2900亩,创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8个。共完成义务植树220万株,完成县道绿化36公里,完成省、县、乡村道路养护800公里,组织专业队伍对2015年以来实施的林荫工程和森林长廊进行养护,效果显著。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国有资产管理还存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和领域。一是国有企业负担较重。区城投公司、新城公司债务负担较重,“造血”能力差,市场转型困难,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二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布局不够优化,发展不够均衡,盈利能力还有待增强。三是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有待增强。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程度不高,责任意识不强,落实制度不实,资产账账、账实不符现象依然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不一致,资产使用效益较低。部分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业务力量相对不足,资产管理内控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资产管理人员服务保障单位履职和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还需提升;区国资委仅有一个下设机构,人手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四是空间规划体系还有待完善。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难度大,正确理解、把握、运用国家政策通道、窗口和程序,统筹生态保护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仍需提升。五是土地资源后备资源不足,违规用地管控难度大。尤其是优质补充耕地资源日渐枯竭;道路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建设以及农民建房等违规用地常有发生,管控难度较大。六是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森林资源、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不足,违法使用林地、违规采伐林木和浪费水资源情况常有发生,用水计量设施安装费仍有较大缺口,资源管理队伍和手段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步伐。制订方案,分期化解存量债务,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整合我区各类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变,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发挥其资本功能,撬动信贷资源和资本市场;通过吸收式合并、参股控股等方式,抓紧抓实石料开采、加油站点、建筑企业等实体经营介入力度和步伐,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发挥金融类国有资产综合效益。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及时补充流动资金,逐步放大担保业务倍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聚焦小微企业,扩大担保范围和数量,明显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充实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队伍,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资产预算管理。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严格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将资产配置管理职能嵌入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严把资产“入口”关,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财政财务管理协调发展。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宣传,明确管理职责,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提高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和依法履职的能力。四是开展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分期分批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发挥纪检监察、专项审计等外部监督作用,加大问责问效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控力度。一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大城镇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力度, 推动建设用地减量化或零增长,严格控制占用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二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开辟新的资金来源。三是强化资源保护。重点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规范林地报批审批行为,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林地和违规采伐林木行为。

 

关于金安区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

区财政局副局长  高乾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全区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报告如下:

一、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预算调整情况

2020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区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8024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295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相应增加。按照预算法规定,预算调整方案已提请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10月份,六安市审计局对我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情况专项审计时指出,特殊转移支付部分项目支出进度慢,抗疫特别国债部分项目不符合使用要求。因此,区政府将特殊转移支付项目中支出进度慢的工伤保险补助资金700万元,调整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将不符合抗疫特别国债使用要求的六安市金安区乡镇污水处理项目2500万元,调整到六安市金安区妇幼保健院病房楼工程项目;将支持企业发展补助2268.85万元调整到s330金安区施桥至横塘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上述调整方案已按程序上报省财政厅备案,区财政局在规定时间内将项目批复到具体执行单位。区政府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2020年年底前已将资金及时拨付到各受益对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2020年预算调整方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

今年以来,影响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形成的地方可用财力有所增加;二是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加35142万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8024万元已作预算调整);三是调入资金大幅减少。根据以上财力增减变化情况,建议将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519323万元,调整为501838万元,调减17485万元,具体如下:

一是调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形成的地方可用财力,下同)。根据2020年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34400元,调整为136884万元,调增248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由121760万元调整为122326万元,调增566万元;非税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由12640万元调整为14558万元,调增19181万元。

二是上级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同比增幅明显,区级可用财力增加,上级补助收入调增35142万元。

三是其他调入资金由109771万元调整为54660万元,调减5511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由99771调整为41771万元,凋减58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由10000万元调整12889万元,调增2889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

2020年,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变化较大,因此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519323万元,建议调整为501838万元,调减17485万元,调整后收支保持平衡。具体调整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减20307万元,主要是:①压减非刚性、非急需项目及一般性支出16417万元(其中预留增资3807万元、预留一次性工作奖励4570万元、预留职业年金5540万元、中职教育700万元、幼儿园建设资金1800万元等);②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890万元,用于救灾、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支出3890万元,预备费相应调减为0。

2)根据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的安排及救灾、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需要调增支出2822万元,调增的支出项目分别是:卫生健康支出调增2200万元,农林水支出调增35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调增2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调增36万元;债务发行费用调增36万元。

2020年,严格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追加,全年预算追加资金仅2027万元,其中:①区教育局6笔追加1384万元;②区税务局1笔追加610万元;③区安监局1笔追加8万元;④区统战部1笔追加2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

今年以来,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由于受土地政策调控的影响,土地出让收入难以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以上收入增减变化情况,需要对政府性基金收入进行预算调整。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由437003万元,调整为355442万元,调减81561万元。具体调整事项是:

①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调增7829万元。

②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调增271万元。

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由264400万元调整为174989万元,调减89411万元。

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由4000万元调整为3355万元,调减645万元。   

⑤污水处理费收入调增39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

此次预算调整增加的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全部用于安排支出,调整后,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总支出由437003万元调整为355442万元,调减81561万元,调整后收支保持平衡。具体调整事项是:

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由160185万元调整为132872万元,调减27313万元。

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调增2524万元。

③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调增289万元。

④债务付息支出由8444万元调整为9229万元,调增785万元;债务发行费用调增154万元。

⑥调出资金由99771万元调整为41771万元,调减580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整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整

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16500万元,此次不作调整。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整

受区水投公司投资主体发生变化,上缴的收入分成直接上划,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由6500万元调整为3611万元,调减288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由10000万元调整为12889万元,调增2889万元。调整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三、关于脱贫攻坚专项资金调整方案和整合资金情况说明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2020年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结合我区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加大实质性整合力度,尽可能将纳入整合范围的各类资金在“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进一步提高整合的深度和质量。2020年全区共整合扶贫资金31152.5万元,其中按原用途使用资金20926.5万元、跨类别使用专项资金4948万元、大类间打通资金5278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按原用途使用资金20926.5万元,其中:省级转移支付资金8826.5万元,市级转移支付资金2800万元,区级专项扶贫资金9300万元,主要统筹用于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等扶贫支出。

2、跨类别使用专项资金4948万元,其中:省级转移支付资金1448万元,区级专项资金3500万元,主要统筹用于“四带一自”产业奖补、产业到村项目、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扶贫支出。

3、大类间打通资金5278万元,主要是省级转移支付资金5278万元,统筹用于产业到村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四带一自”产业奖补等扶贫支出。

上述预算调整事项中的本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到2020年财政决算时还会有相应的调整,待决算正式编成后将向常委会再次报告,并相应调整收支预算。

以上说明连同预算调整方案,请一并予以审议。

 

附件:1.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表

2.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整表

3.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调整表

4.2020年度扶贫资金整合调整分配明细表

 

                     

关于金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区财政局副局长  高乾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运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20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25383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1.54%,同比增长7.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3733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6500万元。财政收入形成的地方可用财力158803万元,同比增长9.48%。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7338万元(考核口径),为年初预算的101.64%,同比增长5.8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1249万元,同比增长4.43%;非税收入完成16089万元,同比增长30.54%。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650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8.02%,同比增长2.74%。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形成可用财力142303万元,加上级转移支付36432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3219万元、调入资金56295万元,全年收入合计为596142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502万元,加上解支出821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41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005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596142万元。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8383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39%;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827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5.46%。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8383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306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5011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总收入为371912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82995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45511万元、调出资金43406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总支出为371912万元。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65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65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17%。

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5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2万元,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为16542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653万元、调出资金12889万元,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为16542万元。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因我区各项社保基金纳入六安市市级统筹,相关基金预算由六安市各社保经办机构统一编制,因此,2020年各项社保基金收支数据无法获得,全年收支数据要等市级批复我区决算后方能获取。

(五)政府债务收支情况

2020年省财政厅实际转贷我区地方政府债券17823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7214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600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995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45511万元。

2020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51067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5347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57197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项预算收支均为预计执行数,待省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完毕后,再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全年财政决算,届时再按规定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区财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较好地实现了财政年度工作目标。

 (一)戮力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全面复工复产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支出,统筹安排疫情防控经费7000万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57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76万元;返还企业失业、工伤保险费64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稳岗返还资金1548万元;减免受疫情影响企业过桥资金逾期利息73.51万元;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贴息165万元;为8户企业提供免反担保疫情保障贷款3800万元,为20户企业担保复工复产贷款11850万元,为150户小微企业降低担保费190万元。

(二)全力抓好收支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财政收入管理,提高收入质量。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减税降费效应明显的情况下,积极履行财政职能,落实财税联动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财税收入形势的预测,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二是优化预算支出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积极协调预算单位,加强项目支出管理,严格遵守“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规范各类资金的拨付程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确保按序时完成支出进度任务。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只减不增,保障民生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四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有关要求。对存量资金进行清理回收,加大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力度,减少资金沉淀,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大力保障民生投入,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投入保障,致力补齐全面小康民生事业短板,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大力支持推进现代化教育各项工作。2020年财政投入4.64亿元,新建12所幼儿园建设,改扩建金安职业学校、新建7所义务段学校等,支持学校增容扩建、完善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助力推动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二是全面推进卫生创建各项工作。2020年财政投入1.82亿元,全面支持我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我区妇幼保健院扩建、新建中医院、新建及改扩建12所乡镇卫生院等重大卫生项目建设,切实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倾力支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0年投入5429万元,用于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四是持续支持提高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水平。2020年民生投入22.98亿元,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工作,提高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和救助、就业扶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四)聚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加大对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投入,提高脱贫质量。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脱贫标准,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区财政不断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精准扶贫成果。2020年财政投入4.52亿元,用于脱贫攻坚。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惠农项目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2020年财政共投入4.71亿元,用于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自来水改扩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发放惠农补贴6.6亿元,主要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五保补助、抚恤优抚金、稻谷补贴、村干部工资、扶贫产业奖补等方面补贴,以及农业生产等保险补贴;投入1238万元,用于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扶持村集体经济、中小型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全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财政投入7673万元,用于的25个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和297个村(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缩小城乡差距。

(五)奋力发挥宏观财政力量,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全年减税降费3.06亿元。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①共办理230笔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贷款10.7亿元;②为企业和个人办理38笔续贷过桥资金3.13亿元,301笔无还本续贷5.87亿元,总计9亿元;③财政贴息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00万元,贴息资金981万元。三是积极落实惠企政策。①兑付招商引资奖励资金4511万元,17家企业从中受益;②争取到中央财政直达资金7.2亿元,加快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资金尽快惠企利民。四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6797万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支出、水毁设施修复、农业生产恢复,受灾群众帮扶。五是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充分挖掘相关资源,整合资产、产权,壮大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平台公司信用评级。2020年城投获批项目22个,获批金额50.78亿元,提款到位资金33.56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六)极力严控财政运行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一是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开好规范举债融资“前门”,严格实施债务限额管理。严控增量,通过申请上级代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举借政府债务,并严控债务规模在限额以内;积极消化存量政府债务和隐性政府债务,把到期债务足额纳入预算安排偿还,有力防范债务风险。二是健全政府性债券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举,做好隐性债务监测跟踪,提高政府债务管理和财力统筹的水平,堵住违法违规举债“后门”,实现政府债务风险“零预警”。三是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各部门申报新增债券使用项目,优化项目遴选,科学合理确定额度,在政府债务限额内积极申报发行新增债券,我区今年新增债券资金转贷收入106714万元,主要用于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七)致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财政体制机制

一是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结合第六轮乡镇财政体制,制定区以下相关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与区“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编制衔接,认真谋划未来五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二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落实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预算监督水平。加强资金审核监管,全年召开资金审核会11次,审核资金100960万元,核减金额10300万元。三是全面加强绩效管理。按照“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要求,将绩效理念和要求贯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评价、结果应用,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效能。四是深化国库电子化支付改革。单一账户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支出责任进一步压实,财政授权支付比例进一步扩大,往来资金基本实现线上操作。

三、“十三五”财政工作回顾

“十三五”期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大财政理念,抓实抓细各项财政工作,开源节流、强化投向,保障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落地,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优先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一)财政实力更加坚实。“十三五”时期我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7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收58亿元,增长2.2倍;财政收入由2015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5亿元,年均增长15.8%。“十三五”时期我区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36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收104 亿元,增长1.78倍;财政支出由2015年的33.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5.6亿元,年均增长10.7%。

(二)助企发展更加强劲。“十三五”时期,我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税降费6.7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兑现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资金1.66亿元,支持产业调整升级;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累计办理900批次融资担保贷款53亿元,累计办理98笔续贷过桥资金17.6亿元,累计发放财政贴息资金4.79亿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税收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辖区税收由2015年的9.9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2.1亿元,年均增长17%。

(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三五”时期,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民生导向不动摇,坚持“三保”兜底不松懈,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民生难题。五年来,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以上,“民生财政”得到进一步体现。教育投入达到法定支出要求,教育支出62亿元,年均增长9.46%,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新建、改扩建公办园21所、新建、改扩建城区义务段公办学校13所、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7所、扩建金安职业学校。卫生投入19亿元,加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新建市四院1.6万㎡门诊综合楼,新建区妇幼保健院4.5万㎡,市儿童医院综合楼和6.71万㎡的三期病房综合楼,完成新建和改建乡镇卫生院各3所。困难群众的保障,从2015年的9033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19373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07元提高到63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630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580元提高到1032元;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242元提高到819元,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819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补助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补助45元提高到2020年的每人每年补助55元。财政民生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四)支持“三大攻坚战”更加有效。“十三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三大攻坚战”决策部署,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切实践行财政职责。一是聚焦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决战。五年来,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系统内债务还本付息资金28.96亿元,另安排平台公司债务还本付息资金20.45亿元,有效降低了政府性债务风险。二是聚焦脱贫攻坚决战。五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60亿元(其中区专项扶贫资金10.23亿元),助推全区31529户84984人如期脱贫、贫困县高质量退出,基本解决全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三是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决战。五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9.08亿元,加大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推动我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五)财政管理更加深入。“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为重点,多措并举,创新财政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财政的服务标准和业务水平。扎实做好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多措并举严格管控支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质量不断提升;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全面盘活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结余结转资金等各类存量资金,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全面强化国库库款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无纸化管理;制定出台了《金安区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切实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由于2017年度的预算执行、收入质量、盘活存量、国库管理、预算公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2018年区财政获得国务院2017年度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激励县区,全国仅有26个、全省仅有3个,六安唯独金安,同时给予奖励资金2500万元。

(六)财税改革更加深化。“十三五”期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优化服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机遇新挑战。预算收支管理不断规范。推行“零基预算”,编制三年滚动平衡预算,完善财政预算资金执行制度,实行预算公开评审,做好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深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乡镇街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进一步明确区与乡镇街的财权和事权,减小区与乡镇街之间、各乡镇街相互之间的财力差距,为调动乡镇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乡镇街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财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无纸化办公。

四、“十四五”财政工作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因势而变、守正创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建设高质量财政、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培源、节支、保重、增效、风控,认真答好“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新答卷。

(一)围绕“培源”,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十四五”时期,全区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财随政走”的政治意识,围绕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一是强化财政政策预期管理。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财政运行的监测分析,推动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强化政府债券的撬动作用。在确保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债券额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四是夯实财源基础。坚持放水养鱼、做大蛋糕,涵养财源税源,大力盘活资金、资产、资源,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确保“十四五”时期末年全区税收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2.5%,奋力冲刺50亿元。

(二)围绕“节支”,促进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十四五”时期,全区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手大脚花钱。一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分配机制,深度调整支出结构,深度挖掘内部潜力,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二是优化支出结构。更加突出政策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投向先进制造、基础设施、民生建设短板等领域。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保障体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使绩效融入预算,让绩效服务预算,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

(三)围绕“保重”,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全区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树立“人民至上”的思想,把保基本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以保障。一是重点保障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力推动合肥都市圈及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大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支持金安经济开发区建设。二是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民生大事、急事、难事上持续用力,将一般公共预算的85%以上投入民生,努力缩短教育卫生领域差距,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统筹保障基层运转。坚持全区“一盘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增强托底保障能力,切实兜牢“三保”底线。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努力做到民生保障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四)围绕“增效”,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十四五”时期,全区财政部门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预算改革要更加突出创造性、引领性。在继续推进“零基预算”、“三年滚动预算”的基础上谋划新一轮预算改革,以提升预算能力为核心,力争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牵引带动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二是财政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协调性。在上一轮乡镇街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形成功能明显、优势互补、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三是业务管理要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支撑。积极配合省财政厅“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区、乡镇街预算单位“全省一张网”,在“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系统”下开展全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从下达源头到使用末“有源可溯、有迹可查”,为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系统支撑。

(五)围绕“风控”,规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十四五”时期,全区财政部门要守好运行底线,做好较长时期应对难战的准备。一是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政府采购、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深入开展对财政财务专项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持续防控债务风险。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及融资行为,完善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区属国企的融资管理,不断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规范有序的ppp投融资格局。三是切实防范财政收支矛盾激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全区财政部门一定要打好“铁算盘”,把好绩效关,促使支出部门对财政资金充满敬畏;也要当好“铁公鸡”,财政与政府部门时刻有过“紧日子”的观念,百姓的“好日子”才有保障。

五、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各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加强预算执行和分析,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管理,打开财政工作发展新格局。

编制2021年预算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及区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预算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程序、方法和标准,严肃财经纪律,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存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兜牢“三保”支出底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不断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谁花钱,谁负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做实项目库; 进一步加大预算约束力度,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强化挂钩机制,着力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

根据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建议2021年全区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为2770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1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000万元。2021年全区财政预算编制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为254000万元(考核口径),较上年预算增长8.78%。其中:税收收入238000万元,同比增长8.68%;非税收入16000万元,同比增长10.34%。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形成可用财力148000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98685万元,其他调入资金安排12319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998万元,全年财力合计483881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83881万元,其中:(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473393万元,主要是:工资福利支出10281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0158万元,定额公用支出17087万元,民生工程支出区级配套35157万元,部门项目支出175414万元(含集中预算安排专项),发展建设专项支出57371万元,预留增资、年终一次性奖励等支出65000万元,安排预备费4850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5543万元;(2)上解支出-3510万元;(3)债务还本支出13998万元。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全区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目标为305869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275989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620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为305869万元,主要支出内容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安排的支出162284万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等),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1218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201万元,调出资金105198万元等。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全区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目标为23000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5000万元,调出资金18000万元。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

我区各项社保基金纳入六安市市级统筹后,相关基金预算由六安市各社保经办机构统一编制,区级不再编制各项社保基金预算。

(五)政府债务预算收支

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预算安排情况:计划新增债务150199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10000万元、专项债务100000万元,申报再融资一般债券13998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26201万元;计划安排债务还本付息支出57928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偿还2016年一般债务13385万元、2018年一般债务613万元,再融资债券偿还2016年专项债务26201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17729万元。

预计2021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620675万元,比2020年增加110000万元。

六、完成2021年预算目标主要举措

(一)着力优化财政收支质量,切实严格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围绕实现全年财政收入27.7亿元的目标,扎实做好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健全收入分析运行机制,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进一步做大收入“盘子”。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以及“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三是严格预算约束和监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紧从严抓好2021年预算的贯彻和执行,完善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益。从紧从实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各项工作。

(二)着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切实助力全区经济发展。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统筹财政性资金调度,增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保障,推动平台公司实体化运营,强化投融资管理,做大融资能力,夯实资金保障水平。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其他政策,激发企业活力。持续做好对上争取,用好用活专项债券,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入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税融通等风险分担机制。

(三)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切实加强民生投入。坚持兜底线、提高精准性、注重可持续性,完善民生政策,不搞超越发展阶段的承诺、不出台超越发展阶段的财政措施,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5%左右。全力保障政策性“兜底”和配套资金,确保省下达民生工程、民生大事和市定民生实事实施。注重预期引导,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着力,深入落实社会事业发展系列方针政策和行动计划,统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等规划顺利实施,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坚持“消化政府债务存量、遏制隐形债务增量、筑牢政府信用底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思路,实施政府债务体系化管控。全面清理核实隐性债务,锁定并实行台帐管理。严格债务预算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政府性债务、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分类化解债务存量,确保政府债务良性可控。严格控制债务新增,科学调控政府中长期支出,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建立全口径债务举借审批机制,严格ppp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控,确保举借行为规范。严格考核问责,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和监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五)着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切实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大预算对各类财政资源的统筹能力,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增强区委区政府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任务财力保障。理顺新一轮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妥善调整两级政府利益分配,健全区本级与金开区(含城北)、乡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快构筑“事前绩效审核、事中绩效监督、事后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预算绩效管理框架,建立财政部门为主导、预算单位自评为基础、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实施模式,推进绩效评价全覆盖。深化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全面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探索建立资本金增补机制,强化经营目标考核,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

(六)着力依法理财水平提升,切实强化财政管理基础。一是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促进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二是健全区属国有企业考核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三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拟于9-10月份开展对区内4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适时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检查。四是做好会计规范。强化我区行政事业会计基础工作,贯彻落实新《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监管。五是夯实信息化建设。认真开展区级网络基础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建设资源,完善现有业务应用系统。

2021年财政经济形势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和不断加剧的收支矛盾,我们将继续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咬定目标、强化责任、知重负重,奋力完成年度财政预算和工作目标,全力支持美丽金安建设。

谢谢大家!

 

关于金安区2020年第二次

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审查报告

区人大财经工委主任  骆  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12月中旬,区人大财经工委听取了区财政局关于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对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调整为501838万元,调减1748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调增566万元,非税收入调增1918万元,一般转移支付调增35142万元,其他调入资金调减5511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应调减17485万元,调整后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调整为355442万元,调减8156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相应调减8156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减23561万元,调出资金调减 58000万元。调整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未作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规模不变,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调减2889万元,调出资金调增2889万元。调整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审查认为,此次预算调整对于保障区委区政府对相关工作部署的落实以及上级的有关工作安排是必要的,方案也是积极可行的,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符合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建议批准《关于金安区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

2020年区人民政府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2020年12月23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金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财政局副局长高乾俊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金安区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同意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提出的《关于金安区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金安区2020年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

 

金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十七次会议出、列席人员名单

 

一、出席人员(共26人)

  任:张士银(女)

副主任:马德云   李坦军      荟(女)    峰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燕(女)

朱卫东

邬效丛

刘学军

刘振忠

李应安

吴光纯(女)

邵有常

林国彬

宋自山   

张迎年(女)

  

周世仓

赵本根

赵永坤

 

夏礼得

  

桑朝发

鲍远志

满少华

 

 

 

 

二、请假人员:(6人)

 员:

王大成    

王世斌

吴康文

 茜(女)

李本贵

侯晓健(女)

 

 

 

 

  1. 列席人员(共15人)

    高宗保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史新富        区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

    杨敬勋       区检察院检察长

     宏        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委副主任

    高乾俊        区财政局副局长

    管领中        区国资委主任、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

    桑世武        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办主任

    韩自强        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办副主任

    徐国辉        区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副主任

    叶明兴        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

     振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孙亚男(女)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杰        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专职副主任

      (女)  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

    胡云业(女)  区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中心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